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華人浸信會已經採取了初步措施,成為一個造就門徒的教會。 在面試過程和各種互動中都有好幾個人問我會如何造就門徒? 我記得我的回答–門徒是在大教會和小教會裏培育出來的。 雖然我簡要地解釋了當中的意思,但我相信這概念對某些人來說就像泥巴一樣清晰。
我們的異象/使命是“大教會小教會, 造就門徒。”在異象講道系列期間,我解釋說小教會基本上和大教會做同樣的事情,除了小教會是由牧羊人領導。 截至今天,已有17名華浸的弟兄姐妹接受過牧羊人訓練。 一旦我們有足夠的牧羊人,下一步就是將我們的連結小組轉變為一個小教會。 再一次,我們的異象/使命是“大教會小教會, 造就門徒。” 為此,華浸的大教會小教會必須 STAND。
Serve one another 服侍 (彼此)
Train in the Word and prayer 訓練 (讀經及禱告)
Adore God (worship) 敬拜 (崇拜)
Neighbor one another 愛鄰 (群體)
Disciple unbelievers and believers to mature 造就 (非信徒和信徒邁向成熟)
為了讓大教會小教會能夠 STAND,華浸的每個會友都必須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牧師們必須認真地裝備,鼓勵和授權聖徒(華浸會友)來完成傳道工作。 聖徒必須聽從基督的呼召來付出代價並牧養他的羔羊/羊(約翰福音21:15-17)。 沒有捷徑或簡單的方法來做到這一點。 為收割的主作工是艱難, 但亦是一個具有回報的特權。
談到收割,我們需要祈求收割的主差遣華浸工人(宣教士和學生牧羊人)到大學校園作工。 我祈禱大教會小教會將在校園裏釋放出新一代的基督子民。 沒有對校園教會不尊重的含意,但如果本地教會開始在校園裏做我們應做的事,那麼我們就不再需要校園教會了。 無論如何,校園這禾場是如此豐盛,以至於每個人都有收割的機會。 去吧!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裏,憲章委員會將向會友們介紹和提出擬議的憲章。 憲章委員會花了很長時間設計一份能夠積極地履行華浸異象/使命的憲章。 我請大家支持這份精簡的憲章。
我祈求上帝使華人浸信會合一,好讓我們能成為本地教會的門徒。
李㘈秀牧師